泥鳅是著名的经济鱼种,别称鱼鳅、鳅鱼、泥狗等,除西北高原少数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极富营养价值,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来看一看养泥鳅要具备什么条件吧!
一、生活习性
1、底栖性:泥鳅是底栖性鱼类,喜栖息在稻田、池塘、沟渠、溪河、湖库、沼泽等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视力退化,但触须和侧线十分敏感,这对避敌、觅食等活动至关重要。
2、杂食性: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体长5厘米以下时主要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食,体长5厘米以上后主要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藻类、水生昆虫、植物碎屑等为食。
3、变温性:泥鳅是变温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0~41℃,最适生长水温22~28℃,摄食临界水温10~35℃,水温低于5℃或高于35℃时潜入淤泥中,冬季钻入20~30厘米的淤泥中越冬。
二、养殖条件
1、鱼塘:泥鳅养殖场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湖水、河水、井水等均可,池深1.0~1.5米,水深0.4~0.5米,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塘周边还要种上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
2、水质:泥鳅养殖离不开优质的水质,其一是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要达到30%以上,其二是定时增氧,尤其是高温、闷热天气全天都要开增氧机,其三是定期消毒,以防发生病害。
3、饲料:泥鳅苗刚下塘可投喂熟蛋黄、鱼粉、豆饼等精细饲料,体长达1厘米时可投喂粉碎的禽畜内脏、豆饼、配合饲料等,初期日投饲量为泥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为5~10%。
三、养殖风险
1、种苗:泥鳅养殖主要的产品是成鳅,但赚到钱的反而是卖种苗的,源于有些不法商家用劣质鳅苗冒充优质鳅苗并通过各种虚假营销诱骗养殖户上当,买这种鳅苗不亏本才是奇了怪了。
2、市场:泥鳅市场需求量虽然很大,但初次养殖或小规模养殖时同样有滞销的风险,因此建议积极向养殖大户或养殖基地靠拢,及时了解市场走向和信息,方便时甚至可“搭车”销售。
3、技术:泥鳅养殖主要风险在于技术,若相关的养殖技术不过关十有八九会失败,建议在养殖之前最好先学习泥鳅养殖技术,然后少量试养,等充分掌握养殖技术之后再扩大养殖规模。
四、养殖模式
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泥鳅是常见的养殖模式,可精养,也可和鲢、鳙、草、鳊等混养,优点是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缺点是对技术要求较高,一亩池塘可放养5~8厘米的泥鳅苗50000尾,养殖6个月每亩产量可达400~700千克。
2、稻田养殖:稻田养殖泥鳅是一种新型种养模式,不但能充分利用稻田的水源和稻田中的水生昆虫、杂草等自然资源,还能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养殖密度一般要小于池塘养殖,一亩可放养5~8厘米的泥鳅苗约10000~20000尾。
3、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泥鳅是集约化养殖模式,具有放养密度大、效益高、管理方便、容易捕捞等优点,缺点是管理成本高、容易受场地制约,具体放养量应根据水体条件来确定,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5~8厘米的泥鳅苗500~1000尾。
4、坑塘养殖:坑塘养殖泥鳅是利用房前屋后的肥水坑塘养泥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小则十几平方米,大则上百平方米,管理方法和池塘养殖相同,但养殖密度要远小于池塘养殖,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5~8厘米的泥鳅苗100~200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