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是田螺科、螺蛳属软体动物的统称,别称蜗篱、师螺、蜗蠃等,原产于中国,现存已知的共有4种,分别是螺蛳(模式种)、方氏螺蛳、牟氏螺蛳和尖龙骨螺蛳,下面来看一看螺蛳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吧!
一、保护级别
螺蛳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螺蛳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别称蜗篱、师螺、蜗蠃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螺蛳属的统称,现存已知的共有4种,分布于西南高原湖泊中,2021年2月5日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二、物种辨别
1、螺蛳:螺蛳是田螺科、螺蛳属的统称,外壳坚厚,圆锥形,壳顶尖,螺层7层,壳面黄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生长纹和较粗的螺棱,壳口卵圆形,边缘完整,头部圆柱形,前端有突出的口吻。
2、田螺:田螺是田螺科、田螺属的统称,外壳较薄,螺旋形,壳外表黄绿色至黄褐色,具体颜色因环境、水质等不同而不同,内面灰白色,壳顶略尖,壳底膨大,壳口卵圆形,边缘完整,有角质。
三、生活习性
1、环境:螺蛳是底栖性动物,喜栖息于底土柔软、水质清澈的湖泊中,较耐低氧,最适水温20~25℃,摄食水温15~30℃,水温低于10℃时钻入泥土中冬眠。
2、食性:螺蛳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藻类、水生植物、有机碎屑、动物尸体等为食,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投喂蔬果、糠饼、鱼虾残体、禽畜内脏及下脚料等。
3、繁殖:螺蛳是卵胎生动物,胚胎和幼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通常1龄内性成熟,没有明显的繁殖期,条件适宜时全年可繁殖,雌螺一次可产3~7只幼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