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鲫鱼是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种,学名黄金鲫,由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以散鳞镜鲤为母本、红鲫为父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经远缘杂交培育而成的鲤鲫杂交种,下面来看一看黄鲫鱼和白鲫鱼的区别吧!
一、鱼种概述
1、黄鲫鱼:黄鲫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种,学名黄金鲫,由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以散鳞镜鲤为母本、红鲫为父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经远缘杂交育成的鲤鲫杂交种。
2、白鲫鱼:白鲫鱼是鲫的一个亚种,别称日本白鲫、河内鲫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鲫属中型淡水鱼类,因体色呈银白色而得名。
二、形态特征
1、黄鲫鱼:黄金鲫是中型淡水鱼类,最大个体可达3千克,体纺锤形,头较小,吻圆钝,口亚下位,吻须1对,眼较大,体被圆鳞,侧线完全,背鳍、臀鳍均具硬刺,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基部,腹鳍末端不达肛门,臀鳍末端可达尾基部,尾鳍分叉浅,全身金黄色。
2、白鲫鱼:白鲫鱼是中型淡水鱼类,最大体重可达2.5千克,体高而侧扁,头较小,吻圆钝,口前位,眼侧中位,唇发达,无须,鳞片较大,侧线侧中位,背鳍较高,臀鳍短,胸鳍圆刀状,腹鳍较小,尾鳍叉形,体色银白色,各鳍淡灰黄色或灰白色。
三、分布范围
1、黄鲫鱼:黄鲫鱼是人工培育的三倍体新鱼种,自然分布范围受限于人工养殖,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均有养殖,尤以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广东、福建等地最常见。
2、白鲫鱼:白鲫鱼原产于日本,1897年日本大阪府河内郡渔民将其池养驯化,1959年引入我国台湾、香港、广东等地,随后江苏、浙江、湖北、安徽、山东、上海等地均有养殖。
四、生活习性
1、黄鲫鱼:黄鲫鱼是底栖性鱼类,最适水温25~28℃,杂食性,主要以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水生植物、有机碎屑等为食,卵生,繁殖方式具有特殊性,主要依赖人工辅助或特定条件下的异精雌核生殖,自然环境中无法自行繁殖。
2、白鲫鱼:白鲫鱼是底栖性鱼类,喜群居于坑塘、溪流、江河、湖泊等水体中,杂食性,最适水温22~26℃,只要水体不结冰终年均可正常摄食和生长,卵生,2~3冬龄性成熟,最早1冬龄即可性成熟,繁殖期4~7月,产卵量可达50万粒。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