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是我国名贵淡水品种之一,亦称黄辣丁、黄骨鱼、昂刺鱼等,典型的底栖杂食性鱼类,白天常潜伏在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频繁,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小鱼小虾、植物碎屑等为食,下面一起来看一看黄颡鱼能长到多大吧!
一、个体论述
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鱼类的统称,常见的有岔尾黄颡鱼、长须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个体大小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例如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长须黄颡鱼一般都在500克以内,而瓦氏黄颡鱼最大个体可达1千克以上。
二、分布范围
黄颡鱼是常见的小型经济型鱼类,其中国外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等地,而国内则主要分布在珠江、闽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黑龙江等水系,喜栖息在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等处。
三、生活习性
1、底栖性:黄颡鱼是底栖性鱼类,白天常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才活动、觅食,冬季则聚集在深水区避寒,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饵物环境等都会改变黄颡鱼的栖息环境。
2、杂食性:黄颡鱼是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食,其中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昆虫及幼虫、小鱼、小虾、螺蚌等为食,亦吞食植物碎屑、枝叶、果实等。
3、变温性:黄颡鱼是变温性鱼类,生存水温范围1~38℃,最适温度22~28℃,水温11℃开始摄食,水温低于22℃时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水温高于28℃时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四、常见种类
1、黄颡鱼: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指名物种,俗称黄辣丁、黄角丁、昂刺鱼等,全国各大水系普遍都有分布,特征是体粗壮、背鳍前距大于体长的1/3、上颌须末端伸达胸鳍基部。
2、岔尾黄颡鱼:岔尾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尤以长江中下游湖泊中最多,个体不大,产量不多,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特征是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
3、长须黄颡鱼:长须黄颡鱼是我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及附属湖泊中,其中尤以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中最多,特征是背鳍前距小于体长的1/3、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中部。
4、瓦氏黄颡鱼:瓦氏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喜栖息在缓流江段及通江湖泊中,比黄颡鱼大,最大可达1千克以上,特征是体型大、头顶被薄皮、须长、上颌须末端超越胸鳍起点。
5、光泽黄颡鱼:光泽黄颡鱼是常见的黄颡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及附属湖泊中,个体通常不大,常见个体约80~140毫米,特征是头顶大部裸露、须短、上颌须末端不伸达胸鳍起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