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贵鱼种,学名光倒刺鲃,亦称黄娟鱼、光眼鱼、粗鳞鱼等,广泛分布于长江及以南各水系,因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而备受青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养殖价值,下面来看一看军鱼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吧!
一、生活习性
军鱼是中下层杂食性鱼类,喜栖息在底质多乱石且水流比较湍急的江河中,生存临界水温0~36℃,最适生长水温18~28℃,主要以藻类、水生植物、小型甲壳类、水生昆虫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麸皮、米糠、红虫、蚯蚓、配合颗粒饲料等。
二、养殖周期
军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贵鱼种,常见个体1~2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生长速度比较快,其中1冬龄鱼可达150~200克,2冬龄鱼可达500~800克,3冬龄鱼可达100~1500克,在华南、西南等地区的年产量极为可观。
三、鱼塘建设
军鱼养殖鱼塘周围必须要有充足且干净的水源,水位保持在2~3米,塘底泥土厚度15~20厘米,放苗前要清塘消毒,具体做法是将水排干放置三周,放养前半个月往池塘内注水约15厘米深,最后再全池泼洒生石灰消毒,同时还要配备增氧机等设备。
四、种苗放养
军鱼苗要选择健壮且无病害的优质鱼苗,每亩放养6~7厘米鱼苗800~1000尾,鱼苗下塘后隔5~6小时投喂一次豆浆,每天2次,上午8~9时、下午14~15时,最晚不超过16时,鱼苗下塘10天内每天每亩投喂1.5~2公斤豆浆,10天后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五、投喂管理
军鱼饲料以面包虫、花生麸、配合饲料等为主,并辅以切碎的青菜、鲜嫩青草等,饵料投量为鱼体重的10~12%,不可长时间投喂同一种饵料,例如颗粒饲料投喂两周后要停止投喂,转而投喂一周的原粮饲料,另外还要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
六、水质调控
军鱼的生长离不开优质的水质,其一是定时给鱼塘增氧,例如每天下午两点要打开增氧机增氧,闷热天气晚上也要增氧,其二是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换水时要先排掉约1/3,然后注入干净水,换水频率因季节、天气等不同而不同,其三是定期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茶饼、氨水等。
七、病害防治
1、出血病
【病因】出血病为病毒性鱼病,症状是鱼体表呈暗黑色微带红色,皮下和肌肉有出血现象,口腔、下腭、头顶、眼眶周围充血,甚至出现眼球突出、鳃盖和鳍条基部充血等。
【防治】每万尾用大黄或枫香树叶0.25~0.5公斤研成粉末,经煎煮或用热水浸泡过夜后与饲料混合投喂,连续5天,亦可用0.7ppm硫酸铜或醋酸铜或氯化铜施液,连施二天。
2、赤皮病
【病因】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症状为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鳞片脱落、鳍条基部充血、鳍末稍腐烂、鳃盖和上下颌出现红色斑块,病鱼常单独在水面游动、行动缓慢。
【防治】运输、放养时要防止鱼受伤,放养前用5~10ppm漂白粉浸洗半小时,饲料中加入磺胺噻唑,用量按每10公斤鱼用药1克,连续投喂6天,体外消毒可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3、水霉病
【病因】水霉病是真菌性疾病,霉菌从伤口侵入,寄生于表皮组织并蔓延,病鱼体表出现棉絮状的菌落,灰白色或淡青色,容易引起死亡。
【防治】放养前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以减少病原体,捕捞、运输、放养时要避免鱼体损伤,病鱼可用0.01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10分钟。
4、锚头鳋病
【病因】锚头鳋病又称铁锚头虫病、针虫病等,在病鱼体表可看见锚头鳋,虫体四周组织红肿、发炎甚至溃烂,靠近伤口的鳞片往往被虫体分泌物溶解、腐败成缺口状。
【防治】鱼苗放养之前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消毒,严禁病鱼入池,病鱼可用五万分之一(水温15~20℃时)或十万分之一(水温21~30℃时)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小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