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钓鱼
首页 > 饵料 >
导航

蚯蚓怎么养殖繁殖最快?

来源:酷钓鱼 作者:黔子夜 时间:2022-05-13 11:51:30

蚯蚓是寡毛纲陆栖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人工养殖蚯蚓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其一是蚯蚓具有极高的饲用价值,其二是蚯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面来看一看蚯蚓怎么养殖繁殖最快吧!

蚯蚓

一、生活习性

蚯蚓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喜栖居在阴暗潮湿、疏松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最适生存温度15~25℃,温度低于8℃或高于32℃停止生长,温度低于0℃或高于40℃很快会死亡,腐食性,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

蚯蚓

二、饲料种类

1、动物性饲料:蚯蚓养殖的动物性饲料有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畜禽的粪便,但鸡、鸭、羊、兔等动物的粪便属于氮素饲料,配制饲养基时不宜超过粪料总量的四分之一。

2、植物性饲料:蚯蚓养殖的植物性饲料有玉米、小麦、水稻、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秸秆和各种野草、树叶等,这些材料均可配制成蚯蚓的饲养基,但一定要充分发酵后再使用。

3、垃圾性饲料:蚯蚓养殖的垃圾性饲料有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皮、烂白菜、烂西红柿、废纸及糖渣、糠醛渣、酒糟、啤酒渣、锯沫(木屑)等工业废弃物。

蚯蚓

三、代表品种

1、赤子爱胜蚓:赤子爱胜蚓俗称红蚯蚓,也是最常见的养殖蚯蚓,个体比较小,体长约60~160毫米,体宽约3~5毫米,体节约80~110个,环带一般呈橙红色或栗红色。

2、威廉环毛蚓:威廉环毛蚓俗称青蚯蚓、绿蚯蚓、威廉腔环蚓等,个体比较大,体长约90~250毫米,体宽约5~10毫米,背面呈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呈青灰色。

3、参状环毛蚓:参状环毛蚓俗称土蚯蚓,也是我国最常见的蚯蚓,个体比较大,体长约110~380毫米,体宽约5~12毫米,背部呈紫灰色,后部色稍浅,刚毛圈呈白色。

4、通俗环毛蚓:通俗环毛蚓俗称黑蚯蚓,也是南方最常见的蚯蚓,个体中等,体长约130~150毫米,体宽约5~7毫米,体节约102~110个,背面草绿色,背中线深青色。

蚯蚓

四、养殖技术

1、养殖场地:蚯蚓养殖对养殖场地没有什么要求,可以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木箱、废桶、盆罐、砖池、育苗温床等养蚯蚓,也可以利用大田、果园、苗圃、菜地等养蚯蚓。

2、饲养品种:蚯蚓养殖品种因市场、用途、条件等不同而不同,例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以养威廉环毛蚓,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及城镇居民则建议养赤子爱胜蚓。

3、土壤配置:蚯蚓对养殖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可以用腐烂的秸杆、杂草或发酵的牛粪、马粪等养蚯蚓,值得注意的是蚯蚓有喜弱酸、怕盐碱的习性,不能用强酸和碱性土壤养蚯蚓。

4、种苗放养:蚯蚓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可放养1~1.5万条,放养时先将腐熟的饲料调整好湿度,然后开挖沟槽放入含卵块及幼体的蚓种,最后再覆盖5厘米的腐熟饲料即可。

5、日常管理:蚯蚓养殖管理比较简单,其中温度要控制在15~25℃,冬季将养殖土加厚到40~50厘米,盖上稻草和塑料布保温,湿度保持在60~70%,夏季每天浇一次水降温、保湿。

6、适时采收:蚯蚓生长速度非常快,夏季可每月采收一次,春季、秋季可每一个半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种蚯蚓建议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确保蚯蚓群的旺盛。

蚯蚓

五、养殖模式

1、传统养殖法

①方法:传统养殖法是指利用菜地、田地、园林、牧场等养殖蚯蚓,若能将室内养殖法和室外养殖法相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②优点:传统养殖法养蚯蚓能大大降低养殖成本,还能利用蚯蚓来改良土壤环境,从而促进农、林、牧等方面的综合增产。

③缺点:菜地、田地、园林、牧场等施放的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质可能会对蚯蚓造成危害,应考虑清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2、室内养殖法

①方法:室内养殖法是指利用箱、盆、筐、罐、砖地、温床等在室内养殖蚯蚓。

②优点:管理简便、容易照管、养殖容器搬动方便,温度、湿度等很容易控制。

③缺点:蚯蚓产量非常低,仅适用于小规模养殖,难在规模化生产上推广应用。

3、箱筐养殖法

①方法:利用竹、荆条、藤条、塑料等制成箱筐,规模较大时可叠起成立体箱式饲养。

②优点:箱筐养殖蚯蚓占地面积少,所需人力少,管理方便,生产效率相对也比较高。

③缺点:木制、竹制的箱筐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腐烂,有条件时最好是用塑料来制作。

4、垃圾饲养法

①方法:垃圾饲养法是指将垃圾经筛选、堆沤后作饲料放入沟内、池内饲养蚯蚓。

②优点:垃圾饲养法既可以处理生活垃圾,又可以收获大量的蚯蚓、蚓粪等产品。

③缺点:垃圾饲养法需要将垃圾进行筛选、发酵等处理,需要的人力相对比较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