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钩是一种特殊的鱼钩,诞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50年代风靡长江中下游一带,特点是落底后铅坠躺底、钩尖朝上,主要用于传统钓,没有朝天钩甚至不能称作传统钓,下面来看一看朝天钩和睡钩的区别吧!
一、钩组定义
朝天钩和睡钩是两种不同的钩组,其中朝天钩是一种组合钩,实际上就是普通鱼钩的钩柄位置加焊一块锡坠,特点是落底后铅坠躺底、钩尖朝上并因此而得名;睡钩是传统钓法常用的钩组,实际上就是在鱼钩上方的鱼线上加一枚铅坠,抛竿入水后鱼钩平卧在水底像“睡着”了一样。
二、特点对比
1、水底状态:朝天钩和睡钩的水底状态不同,其中朝天钩在水底是铅坠躺底、钩尖朝上;睡钩与朝天钩不同,是平躺在水底的。
2、灵敏度:朝天钩和睡钩的灵敏度不同,其中朝天钩的灵敏度较高,稍微一点动作都能迅速传递到浮漂上;睡钩的灵敏度较低。
3、抗干扰能力:朝天钩和睡钩的抗干扰能力不同,其中朝天钩抗水流能力较差;睡钩抗水流能力较强,能适应复杂的水底环境。
4、入口性:朝天钩和睡钩的入口性不同,其中朝天钩的钩柄位置有铅坠,入口性较差;睡钩离铅坠有一定的距离,入口性较好。
三、适钓鱼种
1、鲫鱼: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别称鲫瓜子、鲫壳鱼等,杂食性且适应性极强,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坑塘、溪流、江河、湖泊等水体中。
2、鲤鱼:鲤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别称鲤拐子、鲤子等,杂食性,常单独或成小群的生活在平静且富含腐殖质的池塘、江河、湖库等水体中。
3、黄颡鱼:黄颡鱼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别称黄辣丁、黄角丁、昂刺鱼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喜栖息于缓流且多水草的溪流、江河、湖库中。
4、鲶鱼:鲶鱼是底栖肉食性鱼类,别称胡子鱼、鲶巴郎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江河、湖泊的石缝、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