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是鳢科、鳢属中大型淡水鱼类,学名乌鳢,别称乌鱼、雷鱼、蛇头鱼等,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缓流水中,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黑鱼图片及生活习性吧!
一、鱼种概述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辐鳍鱼纲 |
目 | 鲈形目 | 科 | 鳢科 | 属 | 鳢属 |
种 | 乌鳢 | 别称 | 黑鱼、乌鱼、雷鱼、生鱼、蛇头鱼 |
黑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种,学名乌鳢,别称乌鱼、雷鱼、蛇头鱼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鳢科、鳢属中大型淡水鱼类,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二、形态特征
黑鱼是中大型淡水鱼类,常见个体2~3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体长,前部圆筒形,后部逐渐变成侧扁形;头部较长,略扁平;吻短宽而扁,前端钝圆;口大,端位;牙细小;眼小,侧上位;体被小圆鳞,头部鳞片形状不规则,侧线完全;背鳍极长,臀鳍较长,胸鳍后缘圆形,腹鳍次胸位;体背部和体侧暗黑色,腹部较淡,体侧有青黑色不规则花斑,奇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灰黄色。
三、生活习性
1、环境:黑鱼是底栖鱼类,喜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缓流水中,适应性极强,生存水温0~41℃,最适水温16~30℃,冬季埋藏在水底淤泥中越冬。
2、食性:黑鱼是肉食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甲壳类、蛙类、蠕虫及鲫鱼、白条、泥鳅等小型鱼类为食,偏爱活食,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猎物。
3、繁殖:黑鱼是卵生鱼类,产卵期4~9月,通常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筑巢产卵,雌鱼怀卵量1~3万粒,受精卵3~7天孵化成仔鱼,繁殖期亲鱼有护卵、护幼习性。
四、同属鱼种
1、月鳢:月鳢是鳢科、鳢属淡水鱼类,别称七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等,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喜栖息于水田、坑塘、沟渠、溪流、江河等水体中。
2、斑鳢:斑鳢是鳢科、鳢属淡水鱼类,别称豺鱼、财鱼、蛇头鱼等,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喜栖息于水草茂盛的坑塘、沟渠、溪流、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中。
3、南鳢:南鳢是鳢科、鳢属淡水鱼类,别称白边鳢、宽额鳢、马鬃鱼等,广泛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等地,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均有分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