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是丽鲷科、罗非鱼属的统称,别称非洲鲫鱼、吴郭鱼、福寿鱼等,原产于非洲,最早于1956年和1957年分别从泰国和越南引入我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罗非鱼是不是太阳鱼吧!
一、鱼种概述
罗非鱼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鲈形目 | 科 | 丽鲷科 | 属 | 罗非鱼属 | |
别称 | 非洲鲫鱼、吴郭鱼、福寿鱼、越南鱼 | |||||
太阳鱼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鲈形目 | 科 | 太阳鱼科 | 属 | 太阳鱼属 | |
别称 | 太阳鲈、蓝鳃鱼、阳光鱼、袖珍鲈 |
罗非鱼和太阳鱼是两种不同的鱼,其中罗非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丽鲷科、罗非鱼属的统称,别称非洲鲫鱼、吴郭鱼、福寿鱼等,太阳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太阳鱼科、太阳鱼属的统称,别称太阳鲈、蓝鳃鱼、阳光鱼等。
二、形态特征
1、罗非鱼:罗非鱼是小型淡水鱼类,体长椭圆形,高而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鳞大,圆形,背鳍发达,腹鳍末端伸达肛门,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尾鳍末端钝圆形,体侧、尾鳍具多条纵向网状斑纹,体色灰褐色,鳞片边缘暗色。
2、太阳鱼:太阳鱼是小型淡水鱼类,体长椭圆形,高而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平直,鳃盖骨边缘突出,长有蓝黑色耳状软膜,头胸部至腹部淡橙红色或淡橙黄色,体侧常有几块暗纹,背部淡青灰色,体下部蓝绿色,间有灰黑色的纵纹。
三、分布范围
1、罗非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因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繁殖力强、病虫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优点而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我国先后引进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齐氏罗非鱼、红罗非鱼等品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2、太阳鱼:太阳鱼原产于北美洲,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及墨西哥北部的河川、湖泊均有分布,1987年我国水产学会引入北京和湖南试养,同年湖北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鱼苗,1998年广东东莞、顺德也从美国引进试养。
四、生活习性
1、罗非鱼:罗非鱼是暖水性鱼类,在淡水和咸淡水中均能生长、繁殖,生存水温10~41℃,最适水温28~32℃,水温低于10℃时死亡,喜栖息于水草区中下层,冬季游到深水区越冬,杂食性,主要以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为食。
2、太阳鱼:太阳鱼是温水性鱼类,生存水温1~38℃,摄食水温8~32℃,水温低于5℃时处于休眠状态,喜栖息于水生植物繁茂的湖泊、水库、池塘、沼泽和流速缓慢的溪河中,杂食性,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为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