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鲫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育成三倍体鲫鱼,学名湘云鲫,特点是性腺不发育、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抗逆性强,尤其是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3~4倍,当年孵化的鱼苗到年底最大个体可达0.75千克,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一、鱼种概述
名称 | 工程鲫/湘云鲫 | 时间 | 20世纪80年代 | ||
母本 | 日本白鲫或普通鲤鱼 | 父本 | 四倍体新型鱼类 | ||
技术 | 生物工程技术 | 团队 | 刘筠院士等 | ||
特点 | 性腺不发育、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抗逆性强 |
工程鲫是规模养殖的优良鲫鱼品种之一,学名湘云鲫,由中科院刘筠院士为首的技术团队以四倍体新型鱼类为父本、日本白鲫或普通鲤鱼为母本,利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培育而成。
二、个体大小
工程鲫是人工培育的三倍体鲫鱼,个体比普通鲫鱼大,常见个体0.5~1.5千克,最大个体可接近4.0千克;同时,工程鲫的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3~4倍,当年孵化的鱼苗养殖8~10个月后体重可达0.5~0.8千克,养殖2年的工程鲫体重可达1.5~2.5千克,养殖3年以上的工程鲫体重可达2.5~4.0千克。
三、摄食习性
工程鲫是杂食性鱼类,其中植物性食物有藻类、水生植物(根、茎、叶、果实、种子)、有机碎屑等,动物性食物有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最适水温25~28℃,摄食水温10~30℃,水温低于25℃或高于28℃时摄食积极性逐渐降低,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逐渐停止摄食。
四、钓具搭配
工程鲫是中型淡水鱼类,最大个体可接近4.0千克,钓工程鲫可用溪流竿、鲫鱼竿、小综合竿等手竿,也可用海竿、矶竿、前打竿等抛竿,子线可用0.4~1.0号尼龙线,主线可用0.8~1.5号尼龙线,鱼钩可用2~6号袖钩、1~3号海夕钩或2~6号溪流钩,浮漂可用吃铅量1.0~2.0克的立漂或小号七星漂。
五、饵料配方
1、自然饵:钓工程鲫可用自然饵,例如麦粒、米饭等素饵和蚯蚓、红虫等荤饵都能钓工程鲫,其中夏、秋季建议用素饵,春、冬季建议用荤饵。
2、商品饵:钓工程鲫可用商品饵,例如龙王恨旗下的野战蓝鲫、钓鱼王旗下的疯钓鲫、老鬼旗下的九一八、化氏旗下的大板鲫等都能钓工程鲫。
3、自制饵:钓工程鲫可用自制饵,例如麦麸、米糠、面粉、豆粉等都能自制工程鲫饵料,为了增强诱鱼效果还要添加些虾粉、骨粉、红虫粉等。
六、调漂方法
1、下钩躺底上钩轻触底:下钩躺底上钩轻触底适合小个体工程鲫,例如双钩间距二目时可调四目钓二目、调五目钓三目,这种调漂方法的优点是漂相清晰,缺点是假信号较多。
2、双钩躺底:双钩躺底适合钓大个体工程鲫,例如双钩间距二目时可调平水钓二目、调二目钓四目、调三目钓五目,这种调漂方法是典型的钓钝、钓底,优点是漂相准、上鱼稳。
3、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适合水底有淤泥或藻类的钓点,例如双钩间距二目时可调三目钓二目、调四目钓三目,这种调漂方法的灵敏度高,缺点是漂相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