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

专题
从台湾省传入的钓鱼技法
首页|专题|黔子夜|2021-09-12 21:12:39

台钓实际上就是台湾钓鱼技法,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从台湾省传到大陆并很快就风靡全国各地,与传统钓相比不管是钓具、钓饵还是调漂、观漂都更成体系,其中优势是灵敏度高且能诱钓结合,而缺点则是对钓点的适应性不如传统钓。

台钓

一、钓法定义

台钓实际上就是指台湾钓鱼技法,若进一步溯源则是起源于日本的“海拉鲫钓法”,台湾钓鱼人在“海拉鲫钓法”的基础上改进并发展出了钓具、钓技、钓饵等都自成一系的台钓,因目的不同可分成休闲台钓和竞技台钓两种,其中休闲台钓提倡的是用简单的装备感受钓鱼的乐趣,而竞技钓则是用精良的装备尽量提高钓获数量。

台钓

二、优缺点论述

1、优点:台钓最大的优点是线组灵敏度高,水底任何细微的动作都能快速且准确的传递到浮漂上,同时台钓一般都是用粉状商品饵料,每一次抛竿都算是在打窝,窝子里的鱼往往会越钓越多,另外台钓比传统钓更有体系性,不管是钓法还是用饵都有完善的体系。

2、缺点:台钓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小鱼闹窝,原因是台钓一般用粉状商品饵料,与传统钓用的玉米、谷麦等自然饵料相比更容易招引小鱼,同时台钓要求掌握一定的调漂技巧,事实上这也是新手最难掌握的,另外台钓对饵料的味型、状态、雾化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台钓

三、线组搭配

1、主线:主线是指从竿稍到八字环的这一段鱼线,长度一般和鱼竿等长或比鱼竿稍长10~30厘米,主要作用是连接竿稍和八字环,另外主线上还有用于安装浮漂的漂座和安装铅皮的铅皮座。

2、子线:子线是指从八字环到鱼钩的这一段鱼线,长度30~50厘米,两端各拴一枚鱼钩,钩距3~5厘米、对折后连接在八字环上,线号比主线小1~2个号,例如0.8号子线可搭配1.2号主线。

3、浮漂:浮漂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水下鱼吃饵信号,并能改变钓层和调整钩饵状态,台钓一般是用立漂,立漂最重要的参数是吃铅量,计算公式是“浮漂吃铅量=(主线号数+钓点水深)÷2”。

4、鱼钩:鱼钩的主要作用是悬挂饵料吸引鱼吞食,因设计不同可划分成十数种钩型,常用的有袖钩、伊势尼钩、伊豆钩、新关东钩等,作钓时要根据鱼情、水情等因素灵活选择钩型和钩号。

台钓

四、饵料选用

1、鲫鱼饵:台钓鲫鱼可以用自然饵,亦可用商品饵,其中自然饵主要有蚯蚓、红虫、麦粒、米饭等,商品饵主要有蓝鲫、九一八、疯钓鲫、大板鲫、大鲫终结者、天下鲫等。

2、鲤鱼饵:台钓鲤鱼可以用自然饵,亦可用商品饵,其中自然饵主要有蚯蚓、红虫、麦粒、玉米等,商品饵主要有九一八、螺鲤、天下鲤、疯杀鲤、荒食、天下无双等。

3、草鱼饵:台钓草鱼可以用自然饵,亦可用商品饵,其中自然饵主要有玉米、麦粒、青草、菜叶等,商品饵主要有九一八、挡不住草鱼、野钓草、酵草、搏大草、化氏青草等。

4、鲢鳙饵:台钓鲢鳙一般用商品饵,主要有天元邓刚浮钓鲢鳙(原金版浮钓鲢鳙)、疯杀鲢鳙、一味鲢鳙、统爆鲢鳙、狂钓鲢鳙、黑鲢、白鲢、鲢鳙速散颗粒、化氏鲢鳙等。

台钓

五、调漂技巧

1、重铅找底:铅皮座上加一块大铅皮抛入水中,浮漂在铅坠重力的作用下肯定会全部没入水中,然后提竿上拉浮漂直至浮漂水平,此时铅坠到浮漂顶部(不是漂座)的距离就是大致的水深。

2、半水调目:浮漂下拉大于浮漂加子线长度的距离,然后慢慢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想要调的目数,例如调4目时将铅皮剪至浮漂露出水面4目即可,此时铅坠的重力大致等于浮漂的浮力。

3、挂饵测重:鱼钩上挂饵抛入水中,此时浮漂沉下去的目数就是饵料的重量,例如空钩调的是4目,挂饵后浮漂露出2目,说明饵料的重量是2目,为了保证灵敏度作钓时饵料大小要均匀。

4、调整钓目:挂饵上拉浮漂使浮漂露出想要钓的目数,例如空钩调的4目,饵料重量是2目,浮漂露出2目以上时属于钓钝,浮漂刚好露出2目属于不灵不钝,浮漂露出2目以下时属于钓灵。

台钓

六、漂相大全

1、黑漂:黑漂是台钓常见的漂相,特征是整个浮漂都被拖入水中,出现这种漂相要么是小鱼在闹窝,要么是个体大且吃饵凶猛的鱼在吃饵。

2、顿口:顿口是台钓常见的漂相,特征是浮漂出现有力的下顿,小的可能不到小半目,大的可到1~2目,出现顿口时抬竿刺鱼中鱼率极高。

3、送漂:送漂是台钓常见的漂相,特征是浮漂出现上浮动作,小的可能上浮小半目,大的可上浮1~2目,出现送漂时抬竿刺鱼中鱼率极高。

4、斜漂:斜漂是台钓常见的漂相,特征是浮漂先点动后再沿水面边倾斜边下沉,此时抬竿中鱼率极高,这种漂相一般是草鱼和青鱼在吃饵。

5、抢漂:抢漂是台钓常见的漂相,特征是钓饵一落水就被拖走,出现这种漂相多是白条等上层鱼在抢食饵料,也可能是鲶鱼等凶猛的鱼类。

6、点漂:点漂是台钓常见的漂相,特征是浮漂轻微跳动或晃动,这是鱼触碰钓饵的信号,表明鱼随时都可能吃饵,此时要准备好抬竿刺鱼。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