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是钓鱼常用的饵料,别称蜗篱、师螺、蜗蠃等,最适合钓青鱼、鲤鱼、鲶鱼等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尤以钓青鱼的效果最好,青鱼也因喜食螺蛳而得名螺蛳青、螺蛳混,下面来看一看螺蛳钓鱼怎么调漂吧!
一、调漂原理
调漂是钓鱼必须掌握的技巧,实际上就是调整钓组在水中的平衡状态,原理是通过增减铅坠的重量和移动浮漂的位置,使钓组(包括鱼钩、饵料、铅坠、八字环等)的重力和浮漂的浮力达到动态平衡,一旦有鱼吃饵就会打破平衡,并准确的传递到浮漂上,这样钓鱼人就能根据浮漂动作判断是否需要抬竿刺鱼。
二、调漂方法
1、带双钩调五目钓两目:调漂时先重铅找底,然后将浮漂下拉比子线长10厘米以上,修剪铅皮直至浮漂露出5目,双钩挂饵后将浮漂调整到2目即可作钓,这种调漂方法属于偏灵,适合气温偏低的季节,天气闷热时也可以这样调漂。
2、无钩调平水钓1~3目:调漂时先重铅找底,然后将浮漂下拉20~30厘米,修剪铅皮直至浮漂刚好露出水面,挂上子线和饵料再次找底,找到底后上移浮漂直至浮漂露出1~3目即可,这种调漂方法属于偏钝,适合气温偏高的季节。
三、适钓鱼种
1、青鱼: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别称青鲩、乌青、乌混等,因嗜食螺蛳也称螺蛳青,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肉食性,主要以螺、蚬、蚌、蛤等软体动物为食。
2、鲤鱼:鲤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之一,别称鲤拐子、鲤子等,杂食性,常单独或成小群的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水体中,觅食时像猪一样拱食腐殖质中的虫卵、种子等。
3、鲶鱼:鲶鱼是鲇形目多种鱼类的统称,学名鲇鱼,别称塘鲺、胡子鲶、鲶巴郎等,肉食性,昼伏夜出,主要以小鱼、虾类、水生昆虫等为食,也喜食腐烂的尸体。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阅读时请自行辨别其真实性。已声明作者的文章属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进行转载。
电脑版 © 2017 黔ICP备17012036号-2